22年以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放弃了病房护士长工作,选择了产科,选择了助产。从此,在助产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 那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事了,那时,我所在的医院正着手准备开展产科接生,一天,附近农村的一位孕妇突然来到医院生孩子,当时产妇肚子疼得厉害,亦步亦趋,几乎站不住了,凭着实习时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生小孩时的切身感受,我立即做出判断——她这是快生了,转到能接生的医院恐怕来不及了,于是,我和另外一名护士迅速把产妇搀扶到产房,刚上产床孩子就露出了头发,我立即消毒准备接生,因为医院已经为开诊准备了产床、部分器械,只差审批证件的下发和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作为护士长,在先期准备工作中参与了许多事情,在关键的时候,利用所学的书本知识,加上实习时老师带着接过几个孩子,便很顺利的完成了这次接生,当新生儿发出第一声啼哭,自此宣布了我的命运,院长当即派我去上级医院进修产科,从此便与产科结下了不解之缘。 20多年的产科工作,20多年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五味俱全。刚开始的时候,医院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技术力量薄弱,妇产科医生不会做手术,能顺产的我们自己处理,需要做手术的我们去请上级医院的医生,那时没有家庭电话,全病区只有一部对外电话,而且还不是装在产房里,白天还好,每当接生时能有医师在场协助,可是遇到夜间生孩子的只有助产士一个人,有时病房护士不忙的情况下可以叫过来帮帮忙,护士如果没有时间,我们只好请家属进产房协助。那时候我家住得离医院比较远,大约有十里路的路程,夜间来了产妇,值班护士只有派救护车到家里叫人,遇到救护车有事情时,有家属骑自行车去叫,经常因为夜间有人到宿舍楼叫我,闹得整个单元的几乎人家睡不好觉,因为夜间光线不好或者搞不清是哪一户而敲错门,于是第二天,便有邻居找来询问情况,时间久了,邻居们也便理解了。 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刚开始涉足产科时,真的是丝毫不知道害怕二字,凭着热情和胆识,居然在没有会做手术的妇产科医师的情况下,一干就是十几年,期间遇见过许多难以预料的问题,如产程进展停止、胎儿宫内窘迫、头位难产、产后出血、脐带脱垂、新生儿窒息等等,每当遇到问题都要一个人想办法处理,对于头位难产的经常自己上胎吸、拉产钳,实在不好生的,或者请上级医院的医师做手术,或者亲自护送自上级医院。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深夜两点接生时遇到一位产后出血的产妇,孩子生下后,胎盘剥离得也很快,当胎盘娩出后流血不止,几分钟的时间产妇便躺在血泊中,很快处于休克状态,按摩子宫,注射缩宫素这些基本的处理措施根本无济于事,我命令护士赶紧开通静脉通道,可护士因为紧张怎么也扎不进血管,我只好摘下血淋淋的手套,开通两路静脉通道,抽取静脉血,同时让护士电话通知救护车、化验员、医师,组织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急救战,通过进一步清理宫腔、按摩子宫、输液、输血,终于把产妇从死亡线上拯救回来。像这样的实例不胜枚举,每年几百个孕产妇,每个人都有着不一样的情况,十几年经受了怎样的心理磨练和技术提升,现在想来,有些不可思议,我们居然平安地度过了一劫又一劫,从未出现任何闪失,有时候我会用一种宿命的观点看待这个问题,也许因为我的执着,也许因为我的善良……连上帝都会眷顾于我,一次又一次的呵护着我,使得我一次又一次化险为夷,平平安安地度过了十几年的助产生涯。 还有一句俗话说的是产科越干越害怕,到了21世纪,随着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被媒体不断曝光,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也日趋提高,产科的高风险性被定位于医疗行业的首位,我也渐渐意识到产科工作不宜久干,应该见好就收,趁早转行,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院长,院长显出不理解的神情。十几年来,产房工作是院长最放心的地方,我从未叫过苦喊过累,从未对院长提过任何要求,正因为如此,院长根本想不到我会有不想干下去的念头,但是当我对他认真分析了产科的风险性以及医院一直以来不正常的运行,我们缺少的是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正规的管理模式,我们已经再也不能马虎下去,如若不然,不出事是偶然,出事必将成为必然。于是,院长开始考虑引进人才,不久,引进一名能主刀的妇产科大夫,但是,我想离开产房的愿望一直没能实现。 2003年,国有大型企业改制,要进行主辅分离,医院作为企业的附属单位将从企业分离出来,或划归地方医院或个人承包自负盈亏。作为首批改制的试点单位,就像瞎子摸象,摸着石头过河摸着哪块是哪块,至于能否过得去河未可知,每个人像没了娘的孩子、断了线的风筝,何去何从听天由命。改制后的医院由于经营不善而日趋败落,人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纷纷外出寻找机会,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这期间,我曾考察过多家医院,通过反复比较,最终选择了人流医院。 选择人流医院,意味着继续选择产科工作。最初的几年,医院处于创业阶段,产科刚刚开展就显示出良好的势头,产妇超乎想象的多,工作异常繁忙和辛苦,产科医生助产士加一起不到十人,助产士只有三人,因产房人员紧张,工作时间连续24小时制,连续三年没休息过一天,更没有节假日。许多人因吃不了这样的苦而放弃了这里的工作,我也曾一度试图离开,但终因自己最初的选择以及医院的良好发展和运行而留了下来,在这里一干又是近八年。回过头看看这八年的工作历程,酸甜苦辣五味俱全,八年的经历可以写一部长篇小说,拍一部几十集的连续剧。直到今天,产房的状况仍不能令人满意,究其原因,在这里已不存在不正规的操作和医师主刀专家的缺乏,也不存在通讯不发达、设施不齐全,产房人员像走马灯一样频繁更换,纯属一种社会现象,是整个社会对助产士队伍的建设和重视不够,助产士的归属问题,待遇问题。助产作为一门特殊的专业,应该自成一门学科,既不能归属于医疗,更不能归属于护士,对于这一点,国外发达国家早就有明文规定,国外的助产师非常受重视,工作职责和范围也很宽泛,助产作为独特的专业,晋级晋升、待遇问题均按照助产专业的有关规定,而不像我们国内把助产专业归属于护理,晋升晋级和待遇均按照护理专业,这对于高风险高责任的助产行业是极其不公平的,因此,导致助产队伍的极不稳定。目前,人流产科相当繁忙,作为产房主管,除了应对日常工作,还要加紧产房队伍的培训和建设。不是重要领导胜过重要领导,用日理万机可谓并不过分。 20多年的产房工作,虽然经历了太多的艰辛和磨难,那些曾经的喜悦和痛苦,那些割舍不掉的情感,那些难以忘怀的日日夜夜,留给我太多的牵挂,太多的思索。如今,经历了许许多多的风风雨雨,面临退休的我,很想说一句:产科,爱你真的很不容易。 |
(责任编辑:admin) |